Skip to content
蕺菜(魚腥草)臺北市 信義社區大學2023-01-30T05:57:34+08:00
- 編號:A-B1-01
- 調查時間:103.06.09
- 調查地點:虎山步道
- 植物名稱:魚腥草
- 科別: 三白草科(Saururaceae)蕺菜屬(Houttuynia)
- 學名:Houttuynia cordata Thunb.
- 俗名:蕺菜(名醫別錄),魚腥草(本草綱目)、臭臊草(台灣)
- 生長環境:生於溝邊、溪邊及潮濕的疏林下。直接用其根莖插于潮濕泥地,即可成活,并生根發芽。
- 植株高度:高可達 30 公分。
-
- 攝於虎山溪步道入口不遠處溪旁岸邊
-
- 穗狀花序生於莖頂,總苞片4枚,白色;花小而密,無花被;雄蕊 3,花絲下部與子房合生;雌蕊 1,由 3 心皮組成,子房上位,花柱 3,分離。
-
- 葉互生,有腺點;托葉膜質與葉柄合生為葉鞘,基部擴大,略抱莖;葉片卵形或闊卵形。
-
- 果實為細小球形蒴果,卵圓形,頂端開裂,具宿存花柱,內中種子數量極多。果期 7~8月。
-
- 地下根狀莖生于淺層土壤中,白色,節上生根,可食用, 攝於成都大潤發大賣場。
Page load lin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