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芒萁臺北市 信義社區大學2023-01-30T05:29:21+08:00
- 編號:A-C1-02
- 調查時間: 2014.06.09
- 調查地點: 虎山步道
- 植物名稱: 芒萁
- 科別: 裡白科
- 學名: Dicranopteris (Burm.f.) Underw.
- 俗名:烏萁、毛萁、小裡白、山蕨
- 生長環境:地生,芒萁在充足的陽光下才能蓬勃的生長,一般在破壞的開闊地、崩壞地或森林邊緣上生長。
- 植株高度: 蔓性植株
-
- 地下莖長橫走狀,常成叢出現,形成攀緣性植物。
-
- 休眠芽出現在葉主軸及側軸頂端,於必要時,可結束休眠,開始生長成三叉分枝,稱假二叉分枝。
-
- 葉背呈白色,故科名裡白,末回分枝為一回羽狀深裂,最末分枝基部與葉的各級主軸具褐色毛。
-
- 根莖發達質地堅硬,老枝枯萎後不脫離植株,密密麻麻的盤據於地面,造成其他植物不易生長,而成叢聚現象。
-
- 圓形孢子囊群位於末裂片及葉緣之間,較接近中脈,在中脈兩側各成一列,每個孢子囊群由4至9枚孢子囊組成,屬齊熟型,無孢膜,放大觀察整齊美觀。
-
- 過去台灣石化工業未發達前,芒萁葉柄常被利用編成辛禮用的水果籃,在鄉下也常被製成鍋刷。
Page load link